你在这里

孔院带我认识了中国

       我叫NDUWIMANA CELESTIN, 中文名字叫陈伟。我是2016通过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来到了中国-重庆的。因为我在卢旺达孔子学院呆过一段时间,在我来到这里之前会说就已经会一点点中文。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因为在这里的日常生活中,我必须使用中文作为交流的语言。但是我当时的汉语水平只能说是马马虎虎,还远远不够。所以我在重庆的这一段时间为了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我常常会去阅读很多中国的新闻报告,小说,还有很对不同的汉语书籍,学习中文歌曲还有就是我看的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大多数都是中国的。

       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这话没错。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学汉语的难度跟在卢旺达学汉语的难度是没法比的。我在我的题目叫《卢旺达初级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困难与对策研究》的毕业论文里提到了,在中国学习中文比在卢旺达学习中文简单多了。在卢旺达,98%的家庭使用卢旺达语。这意味着汉语学习者只在孔子学院汉语培训中心上课时才接触汉语,回到家中,他们需要用卢旺达语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如果没有伙伴,他们也不会开展对话练习,这使得所学汉语遗忘很快,用于满足相同的障碍。而对我在重庆学汉语的人而言;我进步了很多,因为我有一个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每次我和我的中国朋友出去玩或出去购物或乘公共汽车等在日常生活中活动里,我都是要用中文交流的。这帮助我使用我学到的单词,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很多新单词;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嘛!

       孔子学院给我了一个学习汉语的机会和条件。我在中国呆了的这一段时间我学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习俗和语言。这就给我了考过汉语水平考试六级, 这就给我了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继续读研究生的资格。因为孔子学院我在重庆参加了很多不同的活动和比赛。我在重庆市举办了的汉语演讲比赛中得了一等奖,代表了我们学校参加小品比赛,在孔子学院举办了的《丝绸之路上的孔子学院》征文比赛还获得了三等奖。我还参加了不同的电视台节目,包括给中国著名主持人涂磊当了嘉宾的重庆卫视节目。

陈伟和她的卢旺达同学参加重庆卫视节目

       在重庆这么长时间了,我对重庆和重庆人已有很深的感情了。在重庆我有很多重庆本地的朋友我们在冬天一起吃火锅, 早上一起吃重庆小面,一起吃饺子,一起看春晚, 中秋节一起吃月饼,中国国庆节一起看阅兵,在夏天的夜晚一起走一走解放碑的街道看美丽的重庆夜景。重庆不仅有火锅,而且还有更美味的食物,如:重庆酸辣粉、重庆毛血旺、重庆辣子鸡、水煮鱼、蒜泥白肉、火爆双脆、干煸鳝丝、五彩波丝花蓝,我还特别喜欢吃味精麻花!我还记得和朋友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会去吃美味的烧烤。他们带我去吃一些当地的麻辣土豆面。我们乘地铁去磁器口古镇。磁器口是品尝当地食物和为朋友买礼物的最佳地点,有很多非常特别的小吃。
    因为孔子学院我认识了重庆师范大学我的母校。我爱重庆师范大学,这里有很多充满爱心的老师们,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教导我们,而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关心我们的安全和健康。重庆师范大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家。重师就是我的家。

陈伟和他的中国同学在重庆师范大学的文艺节目中表演

       总之,孔子学院是连接我们和中国的桥梁。我很幸运成为了那些从孔子学院中获益的幸运者之一。最后,我想把这一段古文分享给今天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卢旺达同胞。这一段,来源于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如文中所提,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你学的东西上,那么眼睛就不会去观察,心和眼不一不能长久,所以用心最要。换句话说,学习汉语,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终才会有收获的。我非常感谢一路带我过来的孔子学院老师们, 他们都帮助了我还有很多的其他的孔子学院的学生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作者简介:陈伟(卢旺达名字:NDUWIMANA CELESTIN),卢旺达孔院2015级学员,2016年获得奖学金在重庆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2020年计划通过国际中文教学奖学金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