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乡音"萦绕的卢旺达

       说起来可能会让很多没有非洲经验的中国人惊讶:走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大街上,不仅会遇到很多陌生的黑人面孔说:你好!你们好!还经常会遇到汉语很流利的黑人跟你聊天,说起他在哪里学的汉语,汉语老师怎么样,而且还会问你来自中国的哪个城市,他的中国朋友、他的爱好等等。每当被人拦住用汉语聊天的时候,我就想这真是一个地球村,世界真的太小了:因为今天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都有人可以用汉语跟你交流大事小情。

刘金冬老师和她的学生在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中留影

       前年10月,我去卢旺达移民局办理工作签手续,接待我的当地工作人员竟然说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看到我惊愕不已的表情,他满脸笑容地说“我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过两年汉语”。然后他用低低的声音问我“卢旺达怎么样?”这就是给了我一个话题,不让我瞬间太尴尬,他则一张一张地、不紧不慢地看着我递交上去的材料。我连忙说“没想到卢旺达气候这么好,不冷不热的。街道竟然这么干净,治安也是一级棒。看来卢旺达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听到我的回答,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心满意足地点点头说:“很多中国人来到卢旺达都是这样的感觉。”然后告诉我注意看手机的信息,大概一个星期就可以来取回护照了。我站起来说“希望您有时间来孔子学院继续学习汉语啊!”他听了以后笑着说“一定一定”。

       后来我听说卢旺达移民局只有他一个人会汉语,中国人办签证基本都是他接待的。接着我就在孔子学院看到他了,他想申请中国国家汉办的奖学金去中国读汉语专业的研究生。不过,研究生需要通过HSK5级考试才能申请。而他几乎没有时间学习汉语,虽然他汉语的口语和听力都非常好,但阅读和写作只是四级水平。最后,还是考了四级去中国先进修一年,在中国通过HSK五级考试后再在中国申请读研。

在浙江农林大学留学的大卫

       他最近给我发了消息说,他已经在中国的大学申请读研了,如果申请成功了,他还要在中国读两年书,直至获得硕士学位。

       在中国留过学的卢旺达人有五、六百之多,但高学位的人不多。祝愿大卫能好好学习汉语,不辜负中国政府的培养之恩,回到卢旺达之后能真正对中卢两国的友好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金冬,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2018年赴任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