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的第一个中国新年

        2018年新年伊始,卢旺达孔院青山国际学校汉语教学点的学生们就开始了丰富多样的春节庆祝活动。对于十几岁的他们来说,“春节”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词汇,可是也同样充满了中国文化魅力。

        “春节就是中国的新年”,一位学生写完汉字“年”后说道。在这个小小的汉语课堂上,他们学习到了中国的“阴历”,也知道了“年”的传说。“老师,原来“年”最害怕的是红色,鞭炮和火”。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对怪兽“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样是在这个小小的课堂上,他们还知道了中国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喜欢音乐的他们有节奏地读着唱着这些动物的汉语名称。窗花、春联这些新奇的事物更是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他们努力地模仿着老师,学习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新词语。“年夜饭”和“全家福”这两个词语最让孩子们头疼,他们皱着眉头跟着老师读了好几遍才勉强记住,直到老师拿出了手工制作的全家福“相框”后,他们才一展笑颜,高兴地接过来,嘴里还反复念叨着“全家福,全家福......”。

        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国春节的“团圆”,汉语教师们用彩纸裁剪出了近一百个各种颜色、各种尺寸的相框,还打印并裁剪了很多灯笼、鞭炮等喜庆的图案供学生们装饰相框。学生们更是创意十足,不仅挑选了自己最爱的照片,还用彩笔在相框上画了各种装饰图案。

        除了制作“全家福”,在春节期间,汉语课的学生们还实现了心心念念的心愿——吃中国饺子。早在学习“食物”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饺子,直到春节他们才吃到了老师亲手包的中国饺子。俗话说,“不过元宵不算过完年。”除了饺子,学生们也吃到了中国元宵。甜食是他们最爱,吃到巧克力馅元宵的孩子们高兴地竖着大拇指。“我们到中国就可以吃到年夜饭吗?”“在中国,新年更热闹吗?”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围着老师问道。

        汉语课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深深体会到了中国春节的独特与温暖,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中国新年,而这一年的“春节”活动也一定会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中。

 

图一  学生们手工制作“全家福”

图二  学生们的中国新年

图三  我们爱饺子和元宵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王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