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urce 发布
——卢旺达孔院第10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赴华选手演讲比赛记
“‘有朋友自远方来’!大家好!我叫黄子铭,黄河的黄,孔子的子,刻骨铭心的铭,今年17岁,来自千山之国——卢旺达!”
“大家好!我叫陈秋,耳东陈,秋天的秋。我出生在秋天,很喜欢秋天,特别是中国的秋天。”
10月18日上午,在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厅里,来自魅力非洲、誉有“千丘之国”美名的卢旺达的两名选手,身着独特的民族服装,在第10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第二场“能说会道:口语比赛”的赛场,闪亮登场!他们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名字,一经释义,旋即打动了观众和评委们的心。
“当汉语成为时尚,学习汉语的热情,在卢旺达被孔院点燃,汉语成为卢旺达人改变人生和命运的重要途径。汉语,也正在改变我的人生和命运。”站在这个被世界聚焦的舞台,黄子铭动情地向世界述说着汉语与卢旺达人之间的故事,“回想刚学汉语时的艰难,再看看现在汉语带给我的改变:走出了国门,站在了‘汉语桥’的舞台,结识了这么多的朋友!”面对一双双专注的双眼,他把自己与汉语之间的情缘向大家娓娓道来,“汉语,让卢旺达走向了世界,架起了卢中友谊之桥!我要成为卢中友谊的使者!愿卢中友谊万古长青!”他满怀激情地赞美着汉语架设的连接卢中两国、通向世界各国的友谊之桥,也大声地向世界说出了自己的汉语梦想!
“我想亲眼去看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也想看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洞庭湖;还想看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外秋景。”用韵美古诗描述着中国美丽秋天不同风景的陈秋,在人们眼前,把美不胜收的秋色美景图,缓缓展开;把一幅幅长廊画卷,徐徐展现。十里画廊,万里江山在人们脑海慢慢浮现。一个学习汉语不到一年的卢旺达学子,用这种方式抒发着对中国秋天的热爱,该具有怎样的中国情怀?!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抽题演讲环节,黄子铭以一首耳熟能详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开头,立刻拉近了与观众朋友和评委的心,缩短了卢旺达和中国的距离,吸住了所有人的眼睛,赢来了阵阵的掌声,他们风趣幽默的教、唱,令台下笑声不断。一首富有节奏感的《团结就是力量》,他们唱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歌声强烈地感染了台下观众,调动了他们的激情,大家鼓掌打拍,为他们助威加油。他们成功的演讲,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他们把“卢旺达”三个字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在“能歌善舞:才艺展示”比赛环节,黄子铭给大家带来了太极功夫扇的表演,这让大家眼前一亮。在雄壮的《中国功夫》音乐声中,他把载歌载舞、快慢相间、刚柔并济、活泼新颖的太极扇,在舞台上演绎得有声有色,让观众不断拍手叫好;陈秋清脆明快、干净利落的快板,也迎来了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在“能说会道:口语比赛”和“能歌善舞:才艺比赛”两个环节中,黄子铭和陈秋用充分的准备,良好的心态,稳定的发挥,深情款款地抒发了自己的“中国梦”情怀,在“汉语桥”的舞台上,自信地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师生展示了卢旺达学子的风采,赢得了各国师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当得知他们学习汉语还不到一年的时候,人们都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一个美丽的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学习汉语,认识中国”这个世界大花园的秋季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在“汉语桥”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上,硕果累累,星光灿烂!
在美丽春城的“汉语桥”大舞台上,黄子铭和陈秋代表卢旺达的汉语学子,在这里豪情地抒发了他们“中国梦”的追梦情怀,展示了卢旺达学子们的迷人风采,满满地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孔院学友们的宝贵经验,将为大家带回春耕的动力,夏长的激情,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将来学习的道路上,在一直追逐梦想的旅途中,激励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踏着欢快的脚步,迈向来年“汉语桥”的舞台,展现更动人的风采,拥抱属于卢旺达的金色秋天!
图一 黄子铭和陈秋在进行演讲比赛
图二 黄子铭在表演太极扇
图三 陈秋在表演快板
卢旺达大学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外派教师 陈晓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