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魅力之旅,更坚定心中的“中国梦”

——卢旺达孔院第10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选手在华特写之三

        来到北京,黄子铭、陈秋完全不顾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带来的疲惫和时差的影响,早早起来,做好了今天到故宫和汉办总部实地体验的准备。

        2017年10月14日,昨晚因拍定妆照、录短视频太晚,厨师下班,宾馆停止晚餐供给而未能吃上晚饭,胡乱吃了一点面包蛋糕的两个孩子,面对丰盛的早餐,居然没有一点食欲。这可急坏了带队的我:不吃东西,如何补充能量参加活动、保证身体健康?“不吃东西,就送你们回卢旺达!”我笑着说,逗得他们开心一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真是不假。一碗热乎乎的大米或小米粥,暖养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胃,他们却不喜欢;一款健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花卷包子馒头,却得不到他们的青睐。  

        踏上驶往故宫的大巴,面对一闪而过的车窗外北京的街景,他们睁大了眼睛,紧盯着,生怕错过了什么。面对导游老师对北京、南京、重庆三个城市过往历史的介绍,他们不但津津有味地听着,还用手机录了下来。黄子铭说,听了一下子记不住,录下来,他要反复地听,他要知道并记住这些,帮助他更好的了解北京,了解中国。导游老师从北京的天气气候、首都地位、区域划分、功能职责、城市交通及交通状况、两条北京的重要河流——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和北京的防卫河护城河、房建及房价、北京的城建体系、古建筑的消失与新建筑的兴起、2008奥运会奥体中心的兴建、金宝街的特点、王府井的地位和特点、中国人修房造屋为什么讲风水、北京人的娱乐方式——麻将、广场舞等各个方面,细细介绍,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当故宫进入他们的视野,故宫的金壁辉煌和庄严雄伟,让他们瞠目结舌;巧遇升旗归来的国旗班战士,那威严而飒爽的军姿让他们肃然起敬;人头攒动的旅游大军,令他们莫明惊诧;来自游客不断发出合照的邀请,使他们倍感兴奋和自豪,大玩了一把明星的派头儿。巧遇了云南“五朵金花”之一,会不会激起他们对云南更强烈的向往?在故宫神圣的御花园,在那么多镜头前,那么多眼睛地注视下,黄子铭与老师一起打太极,赢来一片啧啧称赞。在那么多选手中,他会打太极的成就感,令他兴奋不已,自豪万分。他向老师表示回卢后,不但自己要把太极拳练熟打好,还要带动同学们一起练熟打好。

        好心情就会带来好胃口——其实是这一两天在飞机上,没有太可口的东西吃,现在实在饿了。他们再也无法抵挡中国美食的强烈诱惑,与别的选手一起,美滋滋地大吃起来,还不停地对我说:“老师太好吃啦!”我故意把脸一沉,装假不悦地说:“不是老师好吃,好不好?”看着我的表情,他们一脸的茫然,这让我忍不住笑起来:“好好学汉语,你们就会明白‘老师太好吃啦’和‘老师,太好吃啦’的不同。”听了我的话,它们也笑了。

       “我在学汉语,我是孔子学院的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里,我们能常常听见这句话。可是,对于孔子何许人也,孔子学院是什么,汉办在哪儿,却是很多学生知而不明的事情。带着探究解密的向往,下午黄子铭、陈秋他们和大家一起奔向了“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当他们在旗台处,异常兴奋地找到了自己的国旗时,两人手牵国旗,面对镜头大声喊出了“中国,我爱你!卢旺达,我爱你!我们要做卢中友好的使者!”;当去年的观摩选手黄子铭兴奋地与很多选手招呼与被招呼、拥抱与被拥抱时,我相信他对“学说中国话,朋友遍天下!”这句话理解得最深;当他们同来自世界各国的选手们一起,面对镜头高呼“学习汉语,认识中国!‘汉语桥’我们来啦!”的时候,澎湃在心中的激情,点亮了他们熠熠生辉的双眼。我坚信,这也同时也点亮了所有选手的人生和未来!

        汉办中国文化体验中心和教学资源展的体验活动,解答了他们心中积存已久的疑问。璀璨夺目的中国文化,典雅丰富的古代艺术,生动有趣的民间手艺,让他们流连无返。增长的知识,开扩的视野,拓宽的眼界,无一不让他们深深感谢:今生与汉语结缘!

        “中国太棒了!”黄子铭说,“我回去要给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讲我在国的所见所闻。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争取早点儿来中国留学,更好地了解、学习中国,回去建设祖国卢旺达!”

 

图一 跳起卢旺达舞蹈

图二 在故宫御花园打太极引起游客驻足观看

图三 在孔子学院总部文化体验馆体验捏泥人

图四 在汉办总部与孔子像合影

图五 在汉办总部与卢旺达国旗合影

图六 在第10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启动仪式上

 

                        卢旺达大学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外派教师 陈晓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