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urce 发布
吃在卢旺达
“我是在家使劲儿吃,预备到这里来再瘦的”,一位志愿者这么说到。“可是没想到到这里吃得比家里还好。”我们所有人都是预备到卢旺达过清苦的日子的,到这里天天享受大鱼大肉到生活。在这里一周,早饭是面包、牛奶,午饭晚饭几乎顿顿有肉,火锅、烧烤、饺子,顿顿大餐,每次都吃得我们撑得不行。
这里买菜很方便,菜的价格跟国内差不多,肉的价格比国内便宜,牛肉12块钱一公斤,尤其是牛肉、羊肉。
住在卢旺达
刚到卢旺达就看到路边漂亮的房子,每一栋都有自己的特色,像精心设计的艺术作品,造型独特、颜色鲜艳,连花园和绿化都是独具匠心的设计。没想到,我们住的就是这么漂亮的别墅,屋内干净整洁,房间大,床垫是海绵,软软的。屋外花草树木环绕,偶尔能看到一些爬行类的动物来串串门。
行在卢旺达
卢旺达的公交系统算是比较发达的,坐了两次公交车,车上的人都不是特别多。公交车有大巴式的,更多的是金杯车式。
走在基加利的街区,总能想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略带一点红的泥路,路的两边是漂亮的别墅群,走在这样的路上总是让人忍不住哼着歌,一蹦一跳怀揣着一些文艺情结胡乱地展开自己的思绪。
衣在卢旺达
卢旺达有一种很奇特的卖衣服的方式,拿在手上卖。街头常常能看见有人一手抱了一堆衣服,另一手拿一件衣服在那儿卖。所卖的衣服大多数是从中国过去的二手货,价格一千五卢郎(100卢郎=1元)左右。
卢旺达有许多工艺品店,像国内的精品店,有时间可以慢慢转转。
总的来说,卢旺达生活还是很便利的,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能买到,目前我只听说买不到墨水,因为这边不用钢笔和中性笔(写毛笔的墨汁却可以买到)。日用品价格较高,是国内的2—3倍,如多芬洗发水(小瓶)4700,床单被套被子要想备齐全,要花70000以上。
初到卢旺达
来卢旺达一周了,去过两次市区,逛过几次菜市场,碰见许多当地人,但是深交的少,对于卢旺达谈不上了解,只是有了一些最初的印象。卢旺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他们的房顶。从飞机上往下看,地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白板,给人一种杂乱、呆板的感觉。下了飞机才发现,那些白板下面是一栋栋美丽的房屋,我首先爱上的就是卢旺达漂亮的房子。
卢旺达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菜市场。刚到到的一周逛得最多的就属菜市场了。卢旺达的菜市场,虽然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摊子,但是没有臭烘烘地烂菜堆,即使是菜市场也很整洁。整洁是卢旺达的代表词之一,无论走到哪儿,都没有看到垃圾随处乱扔的情况。塑料袋在卢旺达是见不到的,买东西都用纸袋子装。
卢旺达印象三就是热情的卢旺达人了。走在路上,总能遇到打招呼的人,“你好!”“HOW ARE YOU ?”无论你是什么人种,什么肤色,什么国籍,卢旺达人总是友好相待。
当然,卢旺达也有许多跟国内不一样,或者特色的地方。例如,笔记本都是坐标纸类型的,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想买划线本,得去中国超市。还没到菜市场,就有一群菜农围着你让你买菜,众星捧月的感觉,如果城管来了,就会一哄而散。到菜市场,到处都在招呼你,有人会跟着你,“GIVE ME JOB”,他们想帮你提东西(不是免费)。卢旺达以公斤计算,每次都要换算很久。称
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用小桶计算,有的用天平称(天平的一边可能是秤砣,也有可能是其他标了重量的商品),电子称在卢旺达几乎见不到。水果类的基本不称,要么以个算,要么以串算。对我们来说,卢旺达是陌生又新奇的,还有许多等着我们去发现。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 志愿者 张霞